深大留服橘郡美高:这些越来越早熟的学生,在提醒我们什么?
秋日里,朋友绘声绘色地讲述孩子所在幼儿园有趣的小插曲。
有个身量不高的小朋友,每次发言都特有“仪式感”,站起来后背起小手,像个小大人儿一样说:我来说两句。台风自然、沉稳,颇有领导风范。
后来得知,家长中的确有人是国企高管,原来是耳濡目染。
走访一些学校后,发现如今的学生们越来越早熟了,或者说学生们的社会化过程更早了。从生活方式到社交方式,甚至从外形与样貌也能看到社会化的程度。
他们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审美方式与意识。在很多国际学校,不少学生妆容细致,穿着入时。两个女同学从我身边走过,有人给我科普,这种穿法叫“下衣失踪”。她们会时常去看各种直播课,学习化妆和穿搭。
经一些老师提示,我才知道很多孩子吃穿用大多都是名牌,一双鞋子几千元都很常见。
我想起之前引起热议的一个新闻。
一位家长开法拉利送孩子去上学,被其他家长看到。当晚,老师在家长群向他建议,以后不要开跑车送孩子上学了,担心会让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
家长觉得很冤枉,认为钱是自己辛苦赚的,想给孩子最好的,没什么不对。他在微信群回复:“如果开跑车就攀比,那是不是你们孩子太脆弱了?另外,我凭什么再买一辆 ‘普通’ 的车来为你们服务呢?”
这个行为,到底是需要尊重的消费自由,还是引发攀比的导火索?
当我跟国际学校的老师们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们也有些无奈。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们都想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尤其在国际学校,有很多学生物质条件非常好,一位老师笑言,他们穿的、用的装备,比我好多了。
对学生来说,如何穿着打扮,怎样花钱,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自由,学校有时也不方便干涉。
只不过,学校也有自己的底线,如果越过学校规定的程度,或者和其他同学攀比,老师们会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处理。
我倒有些好奇,国外同年龄段的学生是怎样的情况呢?
一位留学海外多年的老师说,如果说社会化的程度,国外这个年龄的很多学生穿着打扮以及行为举止,比我们的学生更成人化。
但跟国内的孩子不同的是,由于独立思考能力更强,他们内心的成熟度也更高一些,比如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很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强。
外教老师如何看待学生的高消费问题?
一位在国内教授英语的美国老师坦陈:“我可没他们这么好的运气,我如果想得到超出承受范围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
孩子是大人的镜子,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映射的是当前社会的价值观与风气。
这些相比从前,越来越早熟,或者说更社会化的学生,在提醒着我们什么呢?
心智的成熟,内心的丰盈,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宝贵财富。
很多孩子的问题是,看上去成熟化,但是非的辨别力与心智的成熟度还没能及时跟上,不能够真正领悟并驾驭自己拥有的东西。
一些寄宿学校的德育老师告诉我,他们非常苦恼的是,需要花很多精力来管理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甚至是晚睡、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基本生活习惯问题。
很多孩子不吃早饭,当然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不想早起。学校手机管理很严格,生活富裕的学生会多买两个藏起来,熬夜偷偷玩。他们正在耗费的是年轻的身体和成长的大好时光。
不知如何规划学习和生活,他们没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方向,对于未来一片茫然,当遭遇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也无法正确应对。
当然,优厚的物质条件是一件好事,应该用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提升孩子的眼界与见识,发展出相匹配的认知和成长能力。相比智商与财富的传承,家长以身作则的德育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环节。
而且,比优越的物质条件更意义深远的,是价值观。
家长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武器,是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有远见,有原则。即使社会风云变幻,他们依然能够坚守住自己的信念。现在很多地方重视的财商教育,其实和消费观紧密相关。
美国相关机构对在儿童财商教育方面,不同年龄设置相应目标,比如3~5岁的目标有一条是:你需要区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需要的”,如何量入为出。
比如,14~18岁财富教育目标,包含这样两点: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把学费放到考量因素中;对于你买不起的东西不要用信用卡,尝试用现金支付。
家长和老师各有自己的主战场,分工之下守土有责。
今年开学以来,家校群各种矛盾多次登上热搜,如“四川严书记事件”。家长们在学习“家校群生存指南”,不少地方也发文规范老师和学校的行为。
我曾在学校看到一位老师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沟通了两个小时。家长的目的是希望老师能劝孩子,好好跟父母说话。
事实上,老师解决不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同时家长也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重要的阵地,各负其责,互相促进,却不能越俎代庖。
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几代人。
孩子们看重什么,如何消费,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其实与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社会大环境可能无从选择,但拥有长远格局的父母则需要创造种种可能性,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与能量,发现自己潜在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学校围墙里每个孩子的行为和观念皆有来处,对于下一代的影响,其实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在起作用。比如,我们生产什么样的书给孩子;制作什么样的影视作品给孩子;直播平台的小姐姐们传播什么样的审美……
知乎上有个话题,“有哪些惊艳到你的教育”,来自网友Youth的答案是这样的:
小时候,和父亲一起遇到了乞丐。
一般的父母可能会趁机小声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像他们一样,没有工作只能乞讨为生了。”
但他的父亲语重心长:“要好好学习,以后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冷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体悟孩子。法拉利送孩子上学没错,消费自由也没错,我们教好自己孩子的同时,如果多一点为别人着想的共情力与同理心,一定会通过言传身教,让自己的孩子收获更多,拓展更大的人际空间。
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深度融合的结果,而不是学校自己闭门造车。这个整体的育人系统,只有全时空紧密配合,才能给孩子提供更理想的成长土壤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