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郡美国高中(北京校区):比每天刻苦更重要的,是别再像骑自行车一样学习了
记得一个人打拼时没有把孩子教育太当回事,回想自己当年不也是八瓦台灯下夜夜苦读,一路考考考冲过独木桥的嘛。可一旦有了小孩,责无旁贷地成为孩子未来成长的总设计师,便不由自主地对此类话题留意起来。环顾左右朋友圈和隔壁家,静下心来观察,教育孩子是件超级复杂的事情,单从孩子放学回家家长提的问题上,认知水平就大有不同:
“哇塞,宝贝,这么难的题你都会做,真是太聪明了。”(唯智力论)
“过来,儿子,今天老师都教啥知识点了,给爸爸背背,”(知识的记忆理解)
“丁丁,今天在学校你向老师提什么问题了吗?你和同学讨论了什么有意思的话题?用这个电路图你能做点什么出来吗?”(思维探究式学习)
先不谈以上家长关注点的高下,久经职场的朋友们都清楚,一般而言,大学里学到的90%左右的知识毕业5年后就基本衰减完毕,更别说中学时候学的了。在互联网时代,用句时髦的话,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大家会发现,先不谈价值观、情商和环境层面等因素,职场的竞争力不是一句“我能行”(专业术语称“自我效能”)可概括的,而越发依靠自己能掌控的成功能力归因和自身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简单来说,就是强大的思考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价值输入能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技能就是最重要的输出能力。
看似简单,但知易行难,因为没有正确的训练方法与教练的及时反馈,一切努力很容易事倍功半,这也是专业和业余运动员的区别所在,不仅在训练的刻苦程度,而且思维与能力工具箱的养成必须从K-12阶段就开始渗透。孩子学习进步慢如骑自行车,不是因为脑子不好使,是因为他们缺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才是更需教育者与家长关心的问题。
孩子读书不给力,到底要给孩子怎样的学习体验。结合自己多年中外读书的切身体会,将学习这事拉回原点想想,发现孩子绝大部分学习中的迷茫困惑都来自“有没有必要学”,“费多大劲能学好”和“到底能坚持多久”,处理不好就会变成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这也解释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想当科学家,只想搏出位,认为在抖音上开个号稍微搞搞就成网红明星了。
对应过来,就是目标、策略和内心驱动力三方面的混因关系。如这三者关系解决好,基本不存在什么学不会的知识或者技能。而其他如资源和环境等因素都是外因。态势先于本质,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父母们千万不要妄下断语,孩子读书不理想,要从以上三点耐心找原因。
仔细分析这三个要素,从启动顺序而言,首先是尊重内心感受,找到自己真实的兴趣和兴奋点,高度调动主观能动性。如果有机会和升入常青藤或斯坦福这样名校的学生聊一聊,发现主因还真不是智商超群,大部分是找到了人生兴趣点,无论是研究昆虫进化还是硬科技创新,好奇心和想象力产生了足够的内驱力,且对自身要求很高,将学科间壁垒打通,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完美结合,因为他们知道自主学习比一时成绩更重要,内驱力的落地要靠思维能力下的目标与方法共振,才可持续积累变得与众不同。
继而,逐步学会设定目标,合理调整期望值,把目标定在跳一跳能够到的学习区间,长短期目标结合得当。如果拿“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之类鸡汤来励志,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更适合强化动力。如同俞敏洪老师当年开背枯燥的红宝书词汇时,达到阶段性目标奖励自己吃顿PISSA的小甜头来的有效。用阶梯性小目标代替模糊的高远理想,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带来高完成度,会逐步强化自身对成功能力归因的自信。
结合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兴趣的快乐性学习体验,兴趣方向既是目标,又意指实现目标的内在驱动力,两者充分融合,解决了“有没有必要学”和“到底学多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动力与目标既定后,以培养思维技能为中心的学习体验才能充分发挥高效战力,帮孩子们解决怎样才能学好的策略问题。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思维活动。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体系主要采取的是记忆和重复相结合的知识本位的行为体验。2014年之后,针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的建构式学习开始广为先知人群接受,如STEAM教育。最近两年,美式个性化教育的精髓---主张启发学生的思考和释放潜能,自主驱动,进而自我进化的人本式学习,在国内开始叠加建构式学习,与国际领先的教育体系深层接轨,开始引领国内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
回到学校教育的课堂上,双师制也好,翻转课堂也好,落地的教学理念好比出手急速的刀锋战士,本质都是找到科学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一堂好课的公认标准是师生双方合作的结果,体现在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实践、互动参与和教师的情绪感染力,传统的与真实生活脱节,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可休矣。
在以思维和个性发展为培养重点的橘郡美国高中看来,孩子学不进去,关键在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内驱力和方法,并不赞同教育过程是反人性的说法,虽然不是娱乐,但枯燥无聊不是学习的必然标签。同时,橘郡美高结合学生选课走班,探索出以STEAM教育为学科理念,PBL项目式教学为策略的探究式个性化学习系统,此框架方法论有三大核心特色:
l 以兴趣驱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做中学完成应用端的知识迁移,旨在帮孩子学会学习,找到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
l 超越单一学科的PBL教学模式,以跨学科方式展开,总体满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提升了科学素养,一举三得;
l 此系统意在让孩子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学会如何实现一个想法,是在问题驱动基础上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养成,最终实现认知升级。
万事开头难,橘郡美高所属研究院已把在重点公办学校、外国语学校和职教中心经过精心打磨的研发成果,正式纳入国际高中的课程体系,运用基于STEAM的PBL探究式教学,将孩子学习中的无趣一扫而光,走出抽象的概念,充分体验跨学科整合的丰富性和启发性,在学习循环中产生愉悦感与成就感,对所学知识体系加深理解。
橘郡美高学生PBL教学实践
在数以百计的创新课例库中,仅以“伪3D全息投影“为例,4课时的内容横跨物理、化学、数学、工程设计、信息技术和艺术审美等多个学科,物理方面涉及外层膜的材质、四棱锥的反射角度和成像原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涉及全息投影和AR技术,工程设计涉及正确使用激光切割机,数学涉及立体几何的顶角与斜面角度设计,艺术审美涉及视频内容的制作等等
根据学科基础程度分组,加之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与点拨,孩子们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设立不同的项目,通过调研与构思,与小组成员充分交流讨论,设计制作展示成品,不断总结反思,最终深刻理解全反射原理,并创作出诸如舞蹈表演、航天器、宇宙飞船和南极冰川等的创意展示视频。
参与项目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时间管理与控制情绪学会了提高效率;从失误和做中学懂得思考后的自我表达;在探索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靠老师传授;获得的成果得到赞赏,带来快乐成就感,从中获得激励,潜能得到开发。
橘郡美高的探究式个性化学习策略,基于引导的方式使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探究,培养孩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人性化的高效学习方法,让孩子感觉心情好,学得快,记得牢。卓有成效的学习策略给孩子们带来成长思维,面对困难与挫折不回避,善于从失败中学习;通过有指导和方法的刻意练习,不断扩展思维与能力边界,从不断自我强化中实现持续的认知升级,树立没有难学的知识与技能的满满信心。